我院《以案说法——大学生法律风险防范》正式开课
作者:谭阳希
资料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3-10-17
浏览量:
10月8日,我校选修课程《以案说法——大学生法律风险防范》在经贸楼411教室正式开课。该课程的负责人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德法教研室主任谭阳希老师。

本次课,谭阳希老师通过案例教学、小组讨论、问答互动和理论讲授等方法,启发学生对“法律风险是什么?大学生防范法律风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学生如何防范法律风险?”有了深入认识。无人机2201班的学生陈斌说:“大学,处于学生步入社会的一个过渡性过程,学法,与未来我们进入社会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学法过程中,能够使我们在工作生活中免受困扰,保护自身生命财产安全,并且能教会我们正确地遵守法律规定。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全程我都没走神,都认真听了,还在课后问了谭老师几个法律问题” 谭阳希老师介绍:“学情调查显示,选择本门课程的学生一共75人,来自全校各二级学院。他们选择本门课程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大一在思政课《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培养了对法律的兴趣,二是对未来工作和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感到困惑,三是部分学生想将法律专业作为辅修或未来主修的专业。学生选修本课程的初心,是鞭策我把课上好、切实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最大动力。” 从酝酿开课,到提交开课申请,再到教学准备,谭阳希老师和教研团队做了大量工作。从《高职院校思政课“德法共育”实践路径研究》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到株洲市市级社科课题《“制造名城 幸福株洲”视域下高职院校法治教育路径研究》,再到教育部课题《高职院校思政课“德法共育”路径创新研究》,都为本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方案支撑。 除了开设本课程,我院德法教研室还开设了《民法典与我们的生活》等选修课,开展了法律志愿服务站志愿服务活动,校外开展法治宣传咨询服务活动多场。通过理论加实践、校内加校外多种活动多管齐下提升学校法治教育有效性,致力于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 大学生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如何准确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并围绕着法治中国建设统筹布局,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对于新时代卓越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院《以案说法——大学生法律风险防范》课程的开设,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加强青年大学生法治教育,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法治素养的重要举措,这也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完善我院思政课课程建设体系作出的实际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