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有“备”而来,推动课上“有的放矢”——我院德法教研室开展第五次集体备课教研活动
作者:周小英
资料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3-04-15
浏览量:
4月14日,我院德法教研室在尚德楼附楼301开展《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第五次集体备课研讨会。会议由德法教研室主任谭阳希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肖青青副院长及教研室全体专兼职教师参加本次教研活动。 本次集体备课的关键词是“法治”,针对下周即将开始的法治篇课程,围绕“学习法治思想,提升法治素养的‘学’与‘思’”这一主题,肖青青分享了她的教学思路。肖青青提出以线上学习的形式实施教学,先“学”后“思”,在“学”方面,组织学生线上观看后续教学内容的微课视频,了解课程理论性知识,针对学生可能存在的知识盲区,由学导“思”,设置问题链进行追问,例如“道德与法治的关系是怎样的”“法治与法制的差别在哪里”等,为下一个专题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

接下来,周小英老师以“法律之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与运行”为主题设计线下教学,以网络暴力这一社会热点为话题引出法律是现代文明的制度基石,进而追溯法律的起源、发展与内涵,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本质特征的剖析彰显社会主义法律实现了对历史上各种类型法律的超越,以及社会主义法律的有序运行彰显了其生命力和权威等。随后,大家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主张增加更多的灵动性来削弱知识理论的枯燥,如适当插入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社会热点素材,删减个别难度稍大的设问,导入从贴近学生实际的调查开始……大家分别从“教师”与“学生”的身份切换中提出中肯的建议,力求更加优化教学设计。

备课是上课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主备教师充分发挥教学智慧,设计教学思路,在其他教师提出完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主备教师再优化调整,大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用课前充分的“有备而来”奠定课上“有的放矢”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