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备好课,满怀信心向未来——我院概论教研室第二次集体备课会圆满召开
作者:陈良 熊兰…
资料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2-09-17
浏览量:
9月15日,我院概论教研室在尚德楼附楼311召开了本学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第二次集体备课会。会议由概论教研室主任熊兰芝主持,“线下面对面研讨、线上钉钉直播交流”同步进行,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锋教授和概论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教研活动。

会议现场
教研会本是一次寻常的研讨活动,但因研讨的是一门新开设的思政课程,在大家前期参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与教学方法学习的基础上,老师们研讨的意愿非常强烈。原定14点30开始,但14点老师们就陆续到办公室就课程内容进行了讨论交流。整个下午没有停顿,没有人休息,老师们上洗手间都是快步走,何艳萍老师中途从外面小跑进来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没有错过什么吧?我生怕错过了什么重要观点……”,何老师作为一名行政兼课教师在繁重的行政事务之余,总能全情坚持参加思政课教研活动,这就是我们思政课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本次教研活动重点围绕授课计划中的具体教学专题展开教学设计思路的交流研讨。首先,张锋副院长就负责的“专题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做了示范说课,他建议从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三方面展开授课,他强调一定要注重首堂课的教学质量,这是后面学生爱不爱听这门课的关键。随后,老师们重点围绕专题一的教学资源选用、课程平台建设、考核方式设置、互动环节安排等做了深入交流。概论教研室前主任钟文副教授说:“这样的集体备课,才真正达到了我理想的效果”。然后,教研室主任熊兰芝老师就她负责的“专题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历史地位”进行了示范说课。钟文副教授建议不要强用案例,要更加重视理论阐释。老师们还就专题一、二具体教学内容的设计,提出了完善建议。 何艳萍老师说:“张教授专题一的教学设计思路清晰、内容扎实,原创性强,充分发挥了思政课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熊兰芝老师作为年青的思政课教师,理论功底扎实,善于学习,发展后劲十足;钟文副教授爱思考、敢于批判的优秀品质值得教研室所有老师学习。”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谭慧在观看本次教研活动直播后说:“你们的这个教研活动搞得好。”外聘老师丁建平教授看完直播后还意犹未尽地说:“这样的活动以后一定要多组织,我觉得氛围很好,深受鼓舞”。活动结束后,老师们兴致勃勃地在一起拍下了集体合影,都表示,十分期待再组织和参加这样扎实、高效、又有意义的高质量集体备课会。 事实上,集体备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每学期都会举行的常规教研活动,此次集体 备课活动能得到领导和老师的一致认可,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教研室的管理理念更加坚定,充分认识到集体备课的对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和教育教学水平意义重大。 第二,善于在总结过去教研活动经验教训中改进工作方法。院领导和教研室全体教师都一致认为,不能让集体备课流于形式,只有全员参与、全情投入、扎实推进、共建共享,才能实现高质量的集体备课。 第三,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的担当精神更为强烈。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对思政课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老师们都充分认识到,要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必须群策群力,不断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的针对性和学生的获得感。
|